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要闻

巴中市全力以赴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来源:巴中日报 张维 2022-06-23 09:43

  盛夏时节的恩阳区柳林镇海山村,民居、田园与绿水青山,相映成趣。沿着干净整洁的乡间小道前行,不时看见白鹭翩跹,此起彼伏的啼鸣声不绝于耳。对栖息地环境质量要求较高、享有“环保鸟”美誉的白鹭,如今是海山村的“常客”,一幅生机勃发的人与自然和谐画卷在这里正徐徐展开。

  红色巴中、绿意浓浓。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引领,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为抓手,全力以赴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推动生态之绿迈向发展之绿,全面开启打造美丽中国老区样板新征程。

  高位推进 形成全域推进示范创建格局

  “家门口就是生态公园,空气好、绿化好,居住环境舒适,心情跟着也放松了。”6月21日一大早,通江县高明新区居民杨军就带着老伴上家门口的谭家河湿地公园晨练。公园内,处处绿意盎然,沿着环湖路休闲锻炼的市民络绎不绝。通过生态修复,昔日的荒地滩涂变身“水清、岸绿、景美”的湿地公园,成为当地市民打卡休闲的新地标。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巴中是川陕苏区首府、秦巴生态名城,系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保护好生态环境,以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成果造福于民,是市委、市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近年来,我市深入践行“两山”理论,牢固树立生态立市发展理念,立足山水人文资源富集优势,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品牌创建,擦亮老区绿色生态名片。

  全市上下谋定而动,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依托秦巴山区绿色自然生态优势,市级层面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纳入巴中“十四五”期间“三市两地一枢纽”发展定位,编制实施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规划、全域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分别在2022年、2025年实现成功创建目标。以国土空间规划为统揽,优化市域发展整体布局,塑造“南城北旅”空间版图。同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开展绿色生活、绿色社区创建,推动形成保护生态、守护绿色的良好社会风尚。

  聚焦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指标,有机结合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生态指标,我市统筹部署绿化巴中、生态修复等工程,实施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生态环境提升专项行动。以县区为创建重点,支持各县区立足功能定位、发挥比较优势,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两山”理论实践创新基地,形成市级统领、县区先导、全域创建的推进格局。

  “我们通过建立生态文明、全域旅游、文明城市三位一体的创建工作领导体系,实行市、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双统筹,党委副书记协调、政府副职主抓、各部门联动发力的推动机制,健全定期通报曝光、述职检视评议、专项考核考评等监督机制,确保创建工作同向发力、同频共振。”市生态环境局局长王晓峰介绍。

  勠力同心 让生态“颜值”越来越高

  “过去这里就是一条臭水沟,路过都要绕道走,现在成了最受欢迎的地方。”住在恩阳区芦墟沟附近的居民唐艳乐滋滋地介绍。芦墟沟黑臭水体地处恩阳老城区。近年来,通过开展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污水系统排放、生态修复等四个方面的整治,建成系统的雨污水管网治理连片体系,该段黑臭水体环境质量全面提升,环境的改善赢得附近居民点赞。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将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核心。通过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印发实施蓝天、碧水保卫战等“八大战役”实施方案,建立“五污联治、六区联防、八部联动”攻坚机制,常态开展生态环境“五大专项整治行动”,全市生态环境状况综合指数连续3年达到73以上,生态环境质量一直稳居全省前茅。

  大气、水污染防治是生态环境治理的重中之重。我市坚持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大力实施工业、扬尘、移动、生活“四源”治理,连续5年持续保持全国空气环境质量达标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率由2017年的91.8%提升至2021年95.6%。聚焦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配置“河道警长”179名,2678名河湖长常态巡河问河治河,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处理率达到95.82%,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100%,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10个国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全市危险废物利用处理率一直保持100%,国控地表水环境质量由III类改善至II类。

  在此基础上,我们聚力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优化国土空间布局,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初步构建起“三线三区”国土空间管控格局。从严执行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和自然保护地监管法律法规,深入开展“绿盾行动”“春雷行动”和敏感区域遥感疑似问题核查和问题整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竭力让巴中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绿色发展 推动生态之绿迈向发展之绿

  “桃子摘了李子又熟了,产业园和农家乐效益都好着呢,要不是这好风景哪来我们的好光景。”6月19日,又一个周末假期,巴州区化成镇长潭河村桃花山庄热闹非凡,前来体验采摘乐趣的游客络绎不绝,园区负责人王成山正开心地招呼远到而来的客人。2017年,王成山返乡创业,流转村里1200多亩土地,组建乡村旅游合作社,成立殿春农业发展公司,建成以桃李和白芍为主的果药产业园,发展生态观光旅游产业,带动周边村民致富增收。

  红色资源、绿色生态是巴中最大的优势。市委、市政府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加快优化市域发展整体布局,塑造南城北旅空间版图,建设打造“一极三区”,立足巴中绿色生态资源优势,确立全市“1+3”、县区“1+1”现代主导产业布局,整合组建市级“1+3”国有企业集团,做大做强绿色生态产业。大力实施“生态+”战略,挖掘生态“富矿”中的惠民“绿金”,加快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

  推进“生态+旅游”。突破发展文旅康养首位产业,创新组建光雾山诺水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推进“生态+农业”。推动建设南江黄羊+金银花等一大批现代农业园区,建成茶叶、核桃、道地药材基地130万亩,生态养殖场近750个。推进“生态+工业”。围绕“两瓶酒、一块肉、一瓶水”等优势产品做深做精特色农产品加工、食品饮料。推进“生态+城乡”。坚持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相融”,在城市实行“产业园区+城市新区+旅游景区”、在农村实行“产业园区+田园景区+新型社区”,“三区同建”打造生态城乡,推动产村景文人一体发展。

  保护蓝天碧水,倡导环保低碳,共建秦巴生态名城,已成为全体巴中人的共识。突出“红+绿”两大主攻方向,努力在红色土地上实现绿色发展、在绿色崛起中擦亮红色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