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首次将人才强国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向广大英才发出了动员令。
进入新时代,中央、省委站在全局高度,作出支持巴中“建设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示范市”的重大战略部署;省委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赋予巴中建设文旅康养、食品饮料、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人才集聚地,建成全省“1+3+N”人才发展雁阵格局重要战略支点的重大使命。要落实中央战略部署、承担省委赋予使命,离不开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
近年来,巴中市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系列重要论述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人才工作战略决策部署,坚持“四个转向”人才工作总体思路,聚焦破解后发地区“引才难留才更难”困境、创新人才工作理念机制、推动人才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更加有力“三大目标”,纵深推进体制改革、人才集聚、人才培育、平台再造、服务优化等攻坚行动,人才工作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建、历史性重构取得阶段性成效。但客观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囿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撤地设市时间较晚等现实和历史因素限制,仅靠地方本身无法有效解决。
对此,住巴省政协委员罗兰建议,省级层面出台支持巴中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特殊政策,在培育培养、实践锻炼、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
一是在人才培育培养方面给予倾斜。建议每年在省级重大人才项目评选、培养上,特别给予巴中一定名额倾斜,支持巴中打造一支能战斗、带不走的本土高端人才队伍。
二是在人才实践锻炼方面给予倾斜。巴中在经济金融、规划建设、文化旅游、工业发展、企业经营等方面的干部人才极为紧缺,建议省级层面选派优秀干部人才到巴中开展挂职指导,同时接受我市优秀年轻干部人才到省级部门、省属企事业单位挂职锻炼。
三是在重大人才发展平台方面给予倾斜。建议省级层面协调省内“双一流”建设高校与巴中开展市校合作,支持在巴中布局建设重大科研创新平台基地,帮助巴中培养更多生物医药、食品饮料、新能源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品种改良、附加值提升等方面的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