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社会

“童伴计划”给留守儿童一个温暖的“家”

来源:巴中日报 吴江 2018-12-27 09:15

  “何妈妈!何妈妈!”12月16日下午,天空放晴,南江县下两镇灵活村10岁的小琦(化名)和9岁的小煜(化名),手拉手向村委会“童伴之家”跑去,他们是去找何妈妈指导画画、一起做游戏。

  孩子们口中的何妈妈是灵活村“童伴之家”42岁“童伴妈妈”何丽然。16年前,何丽然也曾像很多人一样外出务工,把4岁大的女儿托付给孩子的奶奶抚养,没有父母的陪伴孩子的性格有了很大改变,她后来又选择留下来。

  2015年10月,共青团四川省委联合中国扶贫基金会、中国公益研究院以及爱心企业、公益机构在我市南江县下两镇和通江县毛浴镇,分别选择10个村启动为期3年的“童伴计划”项目。每个村每年获得5万元的补助资金,主要用于“童伴之家”设备配备、“童伴妈妈”补贴等。灵活村就是项目试点地之一,现有留守儿童61个,其中单亲儿童12个、困境儿童9个。

  经村两委推荐,何丽然参加了“童伴妈妈”招聘,通过培训顺利成为一名“童伴妈妈”。“留守的经历让孩子们很难在短时间内信赖别人,他们对于‘童伴妈妈’也有一段适应期。”何丽然说,每个月她都会安排两次家访,并用图片和日记把他们的生活状况记录下来。如今,孩子们都称呼她为“何妈妈”了,手机相册也已被一张张稚气的小脸填得满满的。

  建立儿童档案、动态管理,甄别儿童需求、协助解决,定期进行家访、关爱陪伴,管理“童伴之家”、开展活动,是每位“童伴妈妈”的职责。目前,“童伴计划”在我市已形成了“一个人、一个家、一条纽带”模式,建立起农村留守儿童监护网络和关爱陪伴服务方式。

  据介绍,每周六、周日以及寒暑假,“童伴之家”每天开放时间不低于6小时。同时,“童伴妈妈”每月至少组织一次主题关爱活动,充分发挥教育引导、关爱陪伴、亲子互动作用,培养儿童健康人格和良好品质。

  “据统计,我市有不满十六周岁农村户籍未成年人近50万人,其中农村留守儿童近8万人,家庭贫困、隔代抚养、亲情缺失,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团市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7年6月起,团市委还联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关工委自筹资金,在全市10个重点乡镇44个贫困村推广实施了“童伴计划”项目,对关爱保护农村留守儿童和助力脱贫攻坚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