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要闻

从巴中三代人出行工具变化看时代发展

来源:巴中日报 罗曼祯 2019-07-08 09:37

  70年前,拥有一辆自行车是很多家庭的奢望,拥有一辆私家轿车,更是想都不敢想。建地设市之初,巴中仅有5000辆小轿车,如今已有24万辆,私家车的数量以惊人的速度与日俱增。
  回首70年,巴中人的出行方式实现了以步行、自行车为主向以公交车、小轿车为主的转变。小轿车进入到寻常百姓家,成为最普遍的代步工具。交通工具的变迁,映射出了人们昔日清贫生活的苦涩,也见证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祖国日益富强、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过程。
  祖辈李朝福:只要身体健康,没有走不去的地方
  70年前,对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巴中人来说,出村,就意味着要“出一趟远门”。
  “那时候出行基本靠双脚,去镇上赶场都要走几个小时。现在不一样了,公路直接修到家门口,回趟老家坐车花不到半个小时。”今年80岁的李朝福老人说,“70年来出行方式的变化,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
  “只要身体健康,没有走不去的地方。”这是李朝福老人那个年代出行的真实写照。20多岁时,李朝福到过一次陕西汉中,那是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出远门。从南江县观光山村家里步行两个小时到镇上,再从镇上到南江县城,奔波几天后,才到汉中。李朝福怎么也不曾想到,如今巴中到汉中开车也就不到两小时。
  那是一个肩挑背扛的年代,无论走亲戚还是赶集,步行是最普遍的方式。广大农村甚至有些城市的大街小巷都是土路,遇雨就泥泞不堪,行走艰难。李朝福回忆说:“以前,出门靠双腿,要是有一辆自行车都觉得不得了了。出门办事时,要花很多时间,哪像现在,想去哪就去哪。”李朝福感慨不已。
  父辈李景贵:自行车成了家中的“小皮卡”
  李朝福清楚地记得,上世纪80年代,家里有了第一辆代步工具——自行车,是他在外务工的儿子李景贵花了近200元钱买的。“那时,一辆普通的自行车,村里没几户人家有。”
  李朝福的大孙子李硕也记得,爸爸李景贵对自行车十分爱护,遇到下雨天就舍不得骑,平时一有时间就擦拭车子,直到他上高中,自行车还跟新买的一样。
  “在西安街上,人们出行都是骑自行车,自己便也买了辆。那时交通远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出门办事或者买东西才用自行车。一辆自行车快顶上现在的一辆‘小皮卡’了。”李景贵忆起在外务工的经历,记忆犹新。
  上世纪90年代,村里还没通公路,村民们便修了一条机耕道,自行车和摩托车才可以通过。现在,交通条件越来越好,泥巴路都变成了水泥路。
  青年李硕:坐轿车成了“家常便饭”
  2000年之后,轿车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庭。李景贵也考了驾照,拿出积蓄买了人生中第一辆汽车——“长安”牌面包车。
  今年,李硕开着爱车回老家过年。对于在成都工作的他来说,如今,小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以前回家一趟坐汽车从早坐到晚,现在自己开车从成都回巴中3个多小时就到了。”李硕大学毕业后在成都工作,回想起以前回家路上的奔波仍心有余悸,“一天都在不断转车,到家天都黑了。”
  现在,李硕和家人经常驾车出游。“以前从市区回老家都要多次转车,很不方便,现在开车去趟汉中也就个把小时。私家车的普及,使得百里之遥变成咫尺之隔。”李硕说。
  在我市,像李硕这样拥有私家车的不在少数。交通日渐便利,私家车逐年增多,这也为老百姓的生活安上了前进的“车轮”。
  建地设市以来,巴中先后掀起以交通为重点的三轮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全面构建“6631”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多条高速公路、铁路建成通车,恩阳机场建成通航,市民出行更加便捷,出行方式更加多样。
  记者手记
  交通工具从无到有,从自行车、摩托车到今天的小汽车。新中国成立70年来,人们可选择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多,让出行不再受天气影响,不再受距离限制。高效的出行方式缩短了一座城市与另一座城市的距离,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的距离。(记者 罗曼祯)
  原标题:百里之遥成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