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要闻

巴中市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效模式

来源:巴中日报 李云良 2021-07-27 10:12

  2019年以来,为破解贫困山区村集体经济发展难的问题,我市探索贫困地区发展集体经济的有效模式,深入实施集体经济“百村示范”行动,全面消除“空壳村”。如今,全市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万元的村由25个增加到116个,全市村集体经济收入超100万元的村有8个。

  村党组织带头 多方联动护航集体经济发展

  为强化重点突破,我市遴选192个发展基础较好的村重点扶持,建立项目进度“双月通报”制度,推动扶持项目加快建设。同时,成立集体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建立定期研判、联系指导、分工协作、责任追究“四项机制”,多方联动护航集体经济发展。

  通江县广纳镇龙家扁村就是其中之一。

  利用中央财政扶持壮大村集体经济项目,龙家扁村"两委"结合村情实际,采取"党支部+合作社+群众"的联营模式,集合村集体、农户等多方力量,利用这笔资金发展水果种植。时下正热,龙家扁村的桃子已经过了季节,李子园采摘接近尾声。

  "通过流转土地,发展果树产业,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园里现有桃园15亩、李子园20亩,还有120亩的耙耙柑。"村党支部书记黄勇介绍,村"两委"带头,龙家扁村坚持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大户带动、技术指导,带动了一大批村民发展果蔬及种植产业。

  国家"第五批传统文化保护村落"、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省级"文化扶贫示范村"等荣誉接踵而至,龙家扁村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村"。"村子共1009户3487人,贫困人口164户541人,2016年底已经全部脱贫。"黄勇说。

  盘活闲置资源 集体经济发展有“本底”

  “要不是党的好政策,要不是这片鱼塘,我哪能脱贫,哪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钟玉安是巴州区鼎山镇清泉村原建档立卡贫困户,现在是水产养殖基地的饲养员和管理员,他除了每月1000多元的工资外,每年还有村集体收入分红,很快顺利脱了贫。

  在清泉村水产养殖基地,放眼望去,鱼塘连块成片,蔚为壮观。鱼塘内常年养殖草鱼、江团等鱼20余万尾,上市时,不仅丰富了居民的菜篮子,更鼓起了百姓的钱袋子。

  过去,水资源是清泉村最大的优势,但一直没有利用起来,一些闲置河道成了荒滩河。

  为了让滩涂不再荒芜,2017年,村“两委”经过考察,决定大力发展生态水产养殖。在村“两委”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下,全村现建有生态水产养殖基地1200余亩,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水产大村”的华丽转身。

  清泉村党支部书记陈仕勇介绍,通过发展“渔经济”,2020年,清泉村村民土地流转收入32.5万元,集体经济收入19.8万元,村民分红2.2万元。

  盘活“沉睡”资源,实现绿色发展,不止清泉村一处。

  通过盘活闲置的山林、田地等,发展茶叶、核桃等特色农业110余万亩,变“沉睡资产”为“发展资本”;129个村“两委”牵头创办劳务服务队、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变“闲散劳力”为“团队劳务”……为盘活村集体经济,巴中市采取多种方式,因地制宜,找出村集体经济发展最优解。

  规章制度建起来 收入支出更加透明

  今年6月20日,南江县第七届杨梅采摘节在红光镇黑池村杨梅示范园开幕。仅在开幕式当天,共接待周边市县游客3000余人次,现场销售杨梅2000余斤、销售收入10万余元。

  采摘杨梅,游客进园需要购票。门票收入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之一,该如何管理才能服众?

  黑池村“两委”很有经验。“采摘节那几天,我们在杨梅示范园门口摆好长桌,邀请村干部、股东、村民代表进行现场监督。当日的门票收入当天结算,由村文书统一收取票据,经办人照相。”村党支部书记梁勇介绍,该村每年都有杨梅公示方案,村民可以参与经营管理,干部、村民参与监督,确保村集体经济的支出更加透明。

  每年杨梅采摘结束后,村“两委”将当年的流水在村务公开栏公示。除村级自行管理之外,镇会计核算中心也会派财务人员监督村集体经济收支情况,确保资金规范使用。

  集体经济要发展壮大,还得管得好、用得好。在财务管理方面,我市成立了集体经济合作社的村实行“独立建账、独立核算、财政代管”制度,防止账目不清、贪占挪用等问题;集体经济合作社公开选聘管理、营销、服务人员等,充分保障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原标题:百村示范 为集体经济发展“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