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要闻

大考之年,书写非常答卷

来源:巴中日报 陈杨 2023-01-03 10:11

——写在2023年巴中两会开幕之际
 

  街道上,川流不息的车辆正在奏响熟悉的旋律;商场里,久违的人流正感受购物应有的惬意;大街小巷,此起彼伏的揽客声依然那么的亲切;校园里,朗朗的书声宣示着一批批学生的回归;城市中,那熟悉的烟火气又回来了。

  从未有这样一刻,那些曾令人心悸的拥挤、那些大家熟悉的平凡场面,令人感到这般亲切、激动和温暖;因为我们知道,曾经历了怎样的一年。

  这一年,我们经历了战疫三年来最为严峻的考验,多轮疫情的轮番冲击,让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

  这一年,我们遭遇60年一遇的极端高温干旱,还有9轮强降雨来袭,能源保供和生产生活的有序进行,成为抗旱防汛必须化解的严峻局面;

  大考之年,更要锻造应考之能、彰显赶考之为。面对多个挑战并存、多种矛盾交织、多重考验叠加的复杂局面,全市上下认真落实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和省委省政府拼经济搞建设部署,打出了系列组合拳,交出了来之不易的非常答卷。

  大考

  织密扎牢安全防线

  2022年,是极不平凡、极为罕见、极具挑战的大考之年。有3年来最严峻的疫情、有60年一遇的极端高温干旱、有9次区域性强降雨……局面之复杂前所未见。不管是对于执政能力、还是社会的承受力,都是一次高强度的挑战。

  越是艰险越向前,踏平坎坷成大道。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市直面困难积极应对。

  作为四川的“北大门”,2022年,巴中在抗疫中严把疫情“输入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筑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防止风险外溢。特别是在6月、11月先后出现多轮输入性疫情后,我市按照疫情防控最新要求,果断处置成功应对,经受住了2020年以来最为严峻的疫情考验,最大限度地保护了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按照疫情防控“二十条”“新十条”和“乙类乙管”的相关要求,实现了疫情处置的平稳转段,最大限度降低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2022年7月底至8月底,我市遭遇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其中多日最高气温达到40摄氏度;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80%至99.9%,为近60年之最。市、县(区)两级迅速启动抗旱应急响应,旱情一日一上报、一日一会商,实时动态监测预警,采取市包县、县包镇、镇包村的方式,各级上百支防汛抗旱工作队赴一线组织各地群众积极开展抗旱自救工作,通过就近调水、应急送水、错时供水、统筹水源调度等措施,帮助群众解决饮水、灌溉困难。同时组织开展粮食、大豆的生产,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2022年,我市共遭遇9次区域性强降雨过程,全市把防汛抗旱作为重大政治责任,以“不垮一座坝、不跑一艘船、不伤一个人”为目标,坚持“防”字当头,“预”字当先,超前部署、科学决策,落实防汛责任人5588名,开展培训30余场次,培训8万余人次;开展会商研判25次,发布山洪灾害预警37期、洪水预警48期,发布各类预警信息320万余条;组织3万人次排查水库、河道等点位2369处,主动避让撤离受威胁群众59929人;成功应对9轮强降雨天气过程,实现连续8年汛期洪涝灾害人员零伤亡。

  在年度内多场突如其来的大考中,我市织密扎牢安全防线,果断处置多轮输入性疫情,有效应对区域性强降雨、极端高温干旱和“电荒”,4.47万受威胁群众的生命安全、11.21万受灾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基本民生用电得到有效保障。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经济损失保持“三个下降”,森林火灾“零发生”,地质灾害“零伤亡”。

  拼经济

  系列组合拳出实效

  突如其来的多个挑战,打乱了经济的稳步发展节奏,全社会都被按下“暂停键”。

  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积极应对超预期变化影响,坚定不移打好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系列组合拳,实施“1+6+N”一揽子政策措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

  不仅要快,还要稳、准、强。

  各县(区)狠抓项目建设,铆足干劲、奋力冲刺年度目标任务。巴州区围绕城市广场建设、安置还房建设、城市内涝治理、农贸市场改造等10个方面发力,累计实施大小项目25个,总投资超53亿元,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40亿元。巴中经开区建立“专项+专班”“清单制+责任制”机制,推动项目投资取得更大实效。南江县1月至11月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7.1亿元,增速6.6%;在建项目、储备项目均实现大幅度增长。平昌县以项目建设统揽经济工作全局,紧紧牵住项目“牛鼻子”,全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巴州区“百里花廊·云上青山”农旅融合示范园于今年7月开工建设,历时5个月已具雏形,预计明年5月完工;巴中经开区负极材料一体化生产基地项目建成达产后,有望成为巴中经开区首家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5亿元的制造业企业;京东(恩阳)数字经济产业园已签约入驻21家企业,计划2023年1月上旬正式开园营运;平昌县文化体育健康产业园一期已完工,二期正加快建设……

  我市各部门多点发力,助企纾困激发活力并举,成为企业发展的“及时雨”。市级多个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落实阶段性住房公积金支持政策的通知》,支持企业缓缴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不作逾期处理、明确住房公积金租房提取额度等内容;在制作《四川省助企纾困政策明白卡》的基础上,我市紧急梳理并出台58条政策,多批次印制《巴中市助企纾困政策明白卡》,通过送政策上门,着力培育和壮大市场主体;在金融支持助企纾困方面,梳理出台8条政策,金融帮扶加上留抵退税等政策支持,为企业“输血”减压;在支持建筑业发展方面,主要从培育骨干企业、引进企业集聚发展、加快对外开拓步伐、推行工程担保制度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系列组合拳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工业投资、技改投资预计分别增长20.1%、14.8%,分别连续7个月、3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10个省重项目投资完成率连续6个月位居全省前三,209个市重点项目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增长7%、好于预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有望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退还企业留抵税款12.5亿元,减免市场主体缴费负担17.7亿元,新注册登记市场主体1.6万户。

  稳增长

  后发态势强劲有力

  寒冬时节的光雾山,一改深秋红肥绿瘦般的妖娆,在银装素裹之下显得格外的灵秀。12月31日,第八届四川光雾山国际冰雪节开幕,2022年巴中市冰雪旅游促进活动启动。在元旦和新春佳节期间,光雾山将成为推广和普及冰雪运动、弘扬冰雪文化、绽放冰雪魅力的重要舞台,让更多的游客在这里畅享雪意融融的欢乐时光。

  我市深入推进“冰雪+体育+旅游”融合发展,充分释放冰雪经济新动能,以冰雪为媒开发“冷资源”、打造“热产业”,使“冰天雪地”成为促进巴中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金山银山”。

  这也是巴中突破发展文旅康养首位产业的一个缩影。2022年,巴中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态势强劲,川陕苏区王坪旅游景区提升项目、光雾山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项目,巴州天马山等6个森林康养基地入列国家级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基地单位;南江县、通江县分别入选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发展潜力百强县,全市所有县(区)入列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天府旅游名县、名镇等系列创建实现“满堂彩”。恩阳不夜城、天马山森林康养旅游项目、云顶茶乡文旅康养综合体建设项目等带动性强的项目加快推进,持续为“美丽中国”“安逸四川”建设贡献巴中力量。

  不只是文旅康养首位产业,全市“1+3”主导产业加快成势,增加值和税收占比分别达到22%、21.1%。县(区)“1+1”主导产业形成共识,招商引资匹配度达到70%。

  2022年12月31日,雅拉德荣集团接牛仪式在平昌县得胜镇马灵社区优质肉牛(海福特)繁育基地举行,首批200头进口海福特优质母牛运抵平昌,正式拉开中国“海福特“优质种牛西南最大基地建设的序幕。2022年7月,巴中市、平昌县人民政府与雅拉德荣农牧科技集团签订协议,发展百亿级优质肉牛全产业链项目。计划通过5年时间,分期引进10万头优质“海福特”青年母牛,培育合作散户9500户。建成智能育种场1个、扩繁场2个、育肥场14个。配套建成饲料厂、有机肥厂、屠宰加工厂、生物制品厂等。最终通过选育,常年保持存栏“海福特”优质母牛约15万头,年出栏育肥肉牛约7万头,选育适应巴中的“中国海福特”优势品种,把平昌建成“中国海福特”核心育种基地。

  2022年6月30日,总投资5亿元、年存栏肉牛1.7万头的巴州鼎山1.7万头肉牛标准化育肥场项目开工。这是巴中从全产业链布局落地的首个重大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西南地区规模最大、现代化程度最高的标准化肉牛育肥场,对发展巴中肉牛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通江县瓦室镇九龙村的杨天荣家庭牧场,目前常年存栏肉牛30头(其中能繁母牛17头),2022年已售犊牛14头,实现家庭年净收入15万元,这样的成绩是靠着两位70岁在家老人养殖肉牛取得的。通江县泥溪镇大柏树村原贫困户杨功,夫妻俩从外地务工返乡建简易家庭牧场养殖肉牛,目前存栏肉牛30多头、其中能繁母牛20头,2022年家庭净收入20余万元,实现稳定脱贫……

  一个个活生生的案例,绘就一幅幅巴山肉牛产业蓬勃发展的乡村振兴画卷。我市启动实施还不足一年时间,配套政策之完善、推动力度之迅捷,可见一斑。

  2022年3月,我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实施种养业优势大品种计划的意见》,作为我市发挥资源秉赋优势,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产业培育振兴为主线的具体决策部署,市委、市政府决定启动实施“2+1”种养业优势大品种计划,到2026年,全市年存出栏巴山肉牛50万头,综合产值达到100亿元,全产业链打造西南地区最大肉牛交易中心和全国山区肉牛产业发展示范区。我市随后又密集出台《巴山肉牛产业发展五年行动方案(2022—2026年)》《金融支持巴山牛肉、南江黄羊全产业链发展的指导意见》等配套政策……“2+1”种养业优势大品种计划实施不足一年,目前已经初见成效,多个项目落地,巴山肉牛、南江黄羊和巴中茶叶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守底线

  让民生更有温度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关系国运,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

  早在年初,我市研究年度工作要点之时,在市政府常务会议上,就专门把实施自选“10件民生实事”纳入议题。审议通过《五届市政府市长、副市长任期内推动完成大事及2022年督办民生实事分解方案》。根据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任期内至少要干成2-3件大事、每年承诺兑现3-5项民生实事”要求,《方案》明确了市政府领导任期内推动完成的24件大事以及2022年督办的35项民生实事。通过广泛征求各方意见,最终形成《巴中市2022年拟实施自选“10件民生实事”清单》,将建制村畅通工程、高标准农田建设、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既有住宅增设电梯、“一老一小”服务体系建设、乡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建设等事项作为2022年市自选“10件民生实事”,估算总投资约16.96亿元。

  以“一老一小”为例,我市将此作为重大民生实事来谋划。市第五次党代会将“一老一小”工作纳入未来五年“实现五大提升”的重要内容,在全省率先召开了巴中市“一老一小”工作会议,从“持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构建老龄友好环境”等四个方面对“一老”工作进行了部署,从强化“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等六个方面对“一小”工作进行了安排,要求各级各部门把“一老一小”工作作为一项暖民心的政治工程、解民忧的民生工程、增民利的发展工程。提出“城市功能配套植入适老适小改造设计”“新增婴幼儿‘托位’1000个。筹建区域性儿童福利院1个,建成乡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10个、养老服务机构5所、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6个”。

  目前,年度目标任务已全面完成。2022年,全市新增婴幼儿托位1038个,建成未成年人保护中心5个、工作站49个,建成区域性养老中心5个、建成投运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12个,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保持在98%以上。

  目前,我市着眼长远,致力于建立长效机制解决“一老一小”问题。根据《巴中市“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是全市未来5年推动“一老一小”服务保障工作的总指南。到2025年,全市将基本建成功能完善、规模适度、布局合理、主体多元、管理规范、服务优质、覆盖城乡的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养老床位力争达到2.3万张以上,护理型养老床位占比达到55%以上;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5个,培育品牌连锁托育机构6家以上。

  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之际,总投资8000万元、占地面积3608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6986平方米的通江县涪阳镇中心小学及附属幼儿园正式投入使用。优美的校园环境、崭新的校舍、完备的设施、经过优化的师资,让场镇周边16个村的适龄儿童和家长喜笑颜开。自此,孩子们也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了。

  与此同一天,全市新投入使用14所学校,包括四川省通江中学高明校区、巴中经开区西溪实验小学、南江县光雾山镇寨坡小学、通江县涪阳镇中心小学及附属幼儿园等5所中小学校,平昌县响滩小学幼儿园、南江县文庙幼儿园等9所幼儿园。2022年,全市共实施学校建设项目115个,新增学位15980个,其中中小学学位13250个,普惠性幼儿学位2730个。

  回顾2022年,回顾这一年的甘苦和责任,回顾这一年的成绩和荣耀,回顾这一年的大考和赶考,让我们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并实现自我超越的征途愈发清晰,让我们更加坚定必胜信心、保持战略定力,在攻坚克难中加快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步伐。

  展望2023年,在新的赶考路上,让我们用生生不息的奋斗,为巴山大地妆点翠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坚强领导下,以大战之勇、大考之为,为加快建设“三市两地一枢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