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要闻

2023年巴中市经济社会发展综述: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巴中新篇章

来源:巴中日报 记者 袁静 2024-01-10 10:06

  日月其迈,时盛岁新。

  在铿锵前行的脚步声里,新年的曙光穿透迷雾照亮苍穹。2024年第一个工作日,活力巴中,处处涌动着火热的干事激情,激荡着澎湃的奋进力量。

  这一天,四川巨星铭创集团公司生产线依然是满负荷运转。企业正式投产一年来,已生产铝制新材料达200万平方米,产值突破5亿元,税收近1000万元,帮助500余人就业。

  这一天,位于成都温江区的巴山牛肉直营店内,新鲜的牛肉吸引了不少市民选购。每天,上百头巴山肉牛冷鲜牛肉准时出现在成都主城区20多家直营店内,陆续进入成都市民菜篮子。

  这一天,恩阳古镇袁家村特色小吃街上,腾腾热气里人头攒动,烟火气氤氲幸福感,摊主张先生还沉浸在元旦小长假“丰收”的喜悦中。“忙不赢,人流量的增长肉眼可见,销售比之前好了至少三分之一。”……

  寻常的一天,却是巴中经济社会蓬勃发展的真实写照。

  岁月如歌,记录不凡。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也是巴中建立地区30周年。

  面对严峻复杂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坚持“三市两地一枢纽”发展定位和“两主三基、四向发力”总体思路,克难攻坚、创新实干,推动老区后发赶超振兴发展各项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

  奋斗创造奇迹,梦想接连实现。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个事不避难的巴中,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巴中,是一个潜力无限的巴中。

  (一)

  我们扎实开展主题教育,为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

  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党中央着眼全局作出的重大部署。

  巴中始终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

  这是一次触及灵魂的思想大解放——

  在巴中市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市委书记、市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组长何平指出,“要牢记殷殷嘱托、赓续红色血脉,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补钙壮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巴中新篇章。”

  全市上下迅速掀起学习热潮。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以上率下学、典型示范学、创新形式学,推动学懂弄通、知行合一。

  分层分类推进理论学习,市县同步举办读书班,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研讨11次,制定基层党组织“6+N”共性个性任务清单。

  组建“响网巴中”“映山红”等宣讲小分队,党员干部深入企业工厂、田间地头,与群众拉家常、话发展,开展政策宣讲,有效地推动了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是一次不折不扣的能力大提升——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广大党员干部足迹遍布乡镇(街道)、村(社区)、企业、重点项目等,协调解决产业发展、重点项目、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持续落实好“讲真话、做实事、去繁冗、有情怀、扬激情、反颓废”18字要求,始终胸怀“国之大者”“省之大计”“兴市大任”,心无旁骛抓发展、克难攻坚促振兴,成为大家的普遍共识。

  市、县领导干部挂联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重点企业,定期现场调度、一线会办,解决化工园区申报、企业投资融资等问题168件。

  党员干部立足岗位作贡献,办理社区养老服务、技能培训等民生实事1500余件,为企业和新就业群体现场协调用工用地、减税降费、看病就医等实事200余件。

  这是一次立说立行的作风大转变——

  园区事园区办、企业办事不出园。在通江工业园,园区管委会把打造“一呼即应”的政务服务作为主题教育的行动方向,针对企业所需,积极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

  巴中坚持把学习推广“四下基层”工作方法作为推动主题教育的重要抓手,推动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在一线实实在在办好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揪心事。

  扎实开展调查研究,出台防止形式主义八条负面清单和做好调查研究五条措施,市县领导班子领衔调研课题123个,建立成果转化运用清单738个,召开调研成果交流会扎实推动转化运用。

  动真碰硬检视整改,深入推动全省面上8个问题及市级“不担当、不作为”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这是一次破解难题的工作大落实——

  “住房安全有了保障,再也不担心下雨天了。”平昌县凉亭村村民何劲松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主题教育中,凉亭村牛肚滩地灾避险搬迁群众21户85人,化解了群众担忧16年的地灾隐患。

  为更好地倾听、了解群众诉求,巴中践行“浦江经验”,建立“进门约访、登门走访、上门回访”工作机制,持续开展“市民诉求大起底”,同信访群众“面对面对话”,努力回应群众期盼、企业需要。

  注重以民生改善和高质量发展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用心用情办好省市40件民生实事,通过市民诉求大起底化解群众难题1.4万件,县域高质量发展省级评价总体实现提档升位。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永远在路上。巴中推动主题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凝聚起推动巴中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

  我们紧扣国、省政策,主动担当尽责,全力以赴稳定经济增长。

  泰山压顶不弯腰,乱云飞渡仍从容。面对多重压力,市委、市政府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担当破难的精神,直面经济运行中积累的矛盾风险,顶住压力以时间换空间、以当前换未来。

  既坚持守正创新、与时俱进,又注重落实中央、省委最新要求,适应形势发展最新需要,提出了“稳、防、拼、创”四字策略。

  从“稳、防、提、创”到“稳、防、拼、创”,变的是策略,不变的是市委、市政府一班人“一心只为巴中好、一切只图巴中强”的初心。

  在四字策略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还提出实施“投资促进提升年”“营商环境优化年”双年行动,消费恢复提振、工业培育振兴、企业纾困提质“三大攻坚”,全力稳住经济大盘。

  有目标,有方向,有策略。全市上下拧成一股绳,乘势而上开新局。

  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全面落实国、省稳经济政策,出台促进经济运行向上向好38条措施,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4%。

  项目建设稳投资。开展“项目建设大会战”,继续实施重大项目分级协调、领导挂联、“红黑榜”考核等机制。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700亿元,分别超年度计划35、10个百分点以上。

  一批在建项目加快推进、捷报频传。镇广高速通江至广安段进入省重点推进交通项目“红榜”。苍巴高速全线隧道贯通。江家口、青峪口水库加快建设,为早日建成投用的目标全力冲刺。

  一批新进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巴州区工业气体及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恩阳区鑫视界柔性显示屏、南江县抽水蓄能电站、通江县浙江运达风电装配及风电场开发、巴中经开区中科医美器械生产等重大产业项目先后签约落地。

  文旅搭台促消费。多措并举提振文旅市场,深入实施“引客入巴”计划,全市接待游客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1.5%、29.2%,天府旅游名镇、名村、名宿、名导创建榜上有名。

  金秋十月,一场“2023四川5A光雾山红叶音乐节”燃爆全城,“文旅+音乐节”模式,不仅让巴中“出圈”,更为巴中文旅市场带来新的活力,注入新的增长点。

  “出圈”的还有持续升温的消费市场。全市范围开展的“十大促销活动”,形成了月有活动、季有主题、节日有特色的惠民促销氛围,带动消费超3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新增市场主体2.1万户、增长15.2%。

  一年来,全市上下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任务,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三)

  我们以拼的精神、铁的手段抓实“双年行动”,高质量发展后劲更加充足。

  开局起步,干字当头。癸卯伊始,春节后上班第二天,全市实施投资促进提升年暨营商环境优化年行动动员大会召开,充分彰显了市委、市政府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抓发展的坚定决心,以拼的精神、铁的手段抓实“双年行动”,成为全市上下的共识。

  在“双年行动”号角吹响后,全市上下一片拼劲,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队招商,各地各部门密集派出招商团队走向全国、奔向全球,马不停蹄开展“上争支持外抓招引”工作。

  他们或前往国家各部委、省级各部门主动汇报、积极对接、争取支持;他们或昼夜奔波在北上广深等城市,推介巴中、会见企业、达成合作;他们或飞往俄罗斯、卡塔尔、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加强经贸合作,增进对外交流。

  投资促进是拼经济的主阵地之一。“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产业培育振兴的关键一招,要心无旁骛抓实抓好。”市委书记何平如是说。

  聚焦“1+3”“1+1”产业布局,项目招引实现质效并举。全年签约项目424个、投资金额1140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34个,到位国内市外资金350亿元、增长11%。

  聚焦集群发展,园区建设不断取得突破。巴中曾口—金堂、平昌石龙门2个省级化工园区完成省经信厅组织的集中会审,恩阳临港产业园成功创建省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东西部协作产业园一二三期同步建设。

  聚焦上争支持,抢抓发展机遇,争取省委、省政府出台支持“四类地区”振兴发展、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十条措施等重大政策,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支撑力更足。

  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实施营商环境优化年行动是一项“啃硬骨头”工程。

  为切实整治“不担当、不作为”突出问题,推动构建“全省最优、全国一流”营商环境,去年2月,巴中市优化营商环境暗访督查办公室挂牌成立。

  继续锚定“全省最优、全国一流”的目标,出台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优化营商环境三十五条措施,营商环境评价位居全省“优秀”等次。

  一分钟内完成网上申请企业投资项目备案,从浙江返乡创业的石家栋直呼“这样的营商环境太给力了”。

  “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和企业家对营商环境的感知最敏锐,也最深刻。全市持续推进历史遗留问题“清账”、企业合理合法诉求动态清零行动,去年,巴中民营企业对惠企政策满意率居全省第六。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一年来,全市上下以环境保投资,以投资促发展,增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塑造产业培育振兴,推动现代化巴中建设全面起势。

  (四)

  我们深入实施工业兴市制造强市,产业振兴扎实起步。

  去年12月,商务部公示新一批中华老字号拟认定名单,“小角楼”成功入围。这瓶来自四川远鸿小角楼酒业有限公司的“酒”,也是闻名遐迩的“川酒十朵小金花”之一。

  老字号续写工业发展新故事。去年7月,平昌县成功与海银控股集团签约总投资30亿元的平昌县白酒产业园扩能项目。项目建成后,产能将实现倍增,预计实现白酒基酒产能5万吨/年,年产值15亿元以上。

  项目的引进,正是巴中坚定落实“工业兴市、制造强市”战略部署,扎实开展三大主导产业提质倍增行动的生动缩影。

  木桶理论提出,决定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的,不是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最短的那块木板。市委、市政府清醒认识到,突围工业短板是建设现代化巴中的“必答题”。

  如何突破困局,寻找经济增长新动能?市委五届六次全会专题研究部署推进新型工业化,审议通过《中共巴中市委关于深入学习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坚定推进工业兴市制造强市的决定》,开启了巴中工业发展又一黄金机遇期。

  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步伐坚定——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以制造业为重点,着力“育龙头、强主体,延链条、建集群,促创新、增动能”,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积极构建工业经济发展生态,举全市之力推动工业经济突破发展。

  机声轰鸣,铁臂挥舞,厂房拔节;园内园外,项目建设,鏖战正酣。

  在争分夺秒的生产一线,在密集“上新”的施工现场,巴中工业奏响拔节生长的最强乐章。预计全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5%,主导工业产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60%。

  “外引”有增量。新建标准化厂房50万平方米,引进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4个,通江燃机发电项目开工建设,霞石新材料生产线等11个超亿元工业项目建成投运。

  “内育”有突破。实施小微企业“育苗”、中小企业“壮干”、骨干企业“灯塔”、巴中产品“推广”四项计划。全年净增“四上企业”170户,其中净增规上工业企业37户,培育一级建筑业5户、填补近5年空白。

  “融合”有动能。以工业化思维改造传统农业,“2+1”种养业优势大品种计划势头良好,巴山肉牛落地项目62个、47.8亿元。

  一个个大项目,一个个企业,垒起经济新高地,成为巴中工业前行的稳定器、压舱石,筑起高质量发展的九层之台。

  (五)

  我们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发力乡村振兴,现代化建设的基石更加坚固。

  洁白敞亮的新居内,随着“哗哗哗”的水声传来,巴中经开区兴文街道中营村的村民李思俸喜笑颜开。“以前,碰到干旱天气,吃水都是个大问题。现在家家户户都通了自来水,水龙头一打开,干净的水就出来了。”

  再将目光投向平昌县土兴镇大湖村集体肉牛养殖场,“哞哞哞”的叫声响彻山谷。牛棚内,脱贫户李玉洪熟练地投喂饲草。“靠养牛一年就有10多万元的收入,还愁啥致富门路呢?”说到这里,李玉洪的脸上堆满了笑容。

  山一程,路一程,印证着一张张生动的笑脸。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去年,我市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工作主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

  仓廪殷实,是国家之福,也是百姓之盼。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为建设农业强国、农业强省贡献更多巴中力量。

  让“天府粮仓”装更多“巴中粮”。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兜住守牢粮食安全底线,预计全年粮食播面514.7万亩以上、产量195.5万吨以上,生猪出栏340万头以上。全力推进“天府良田”建设,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285万亩。

  隆冬时节,希望孕育在田野间。

  通江县涪阳镇、新场镇等地,5000余亩羊肚菌即将破土而出,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将带动附近千户群众就业,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

  海拔1200多米的南江县高桥镇小林村上,黄羊养殖大户杨林的羊圈内,一只只黄羊体格健硕,黄黑的毛色发出耀眼光泽,预订的电话连续不断;

  平昌江口街道办事处大运村县级柑橘农业产业园内,黄澄澄的果实挂满枝头,工人们正忙着采收、分拣、包装……

  去年,我市持续做好“土特产”文章,培育壮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带动农民持续增收,鼓起腰包。“2+1”种养业优势大品种增效提质,雅拉德荣海福特核心育种场建成投产,空山牛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认定,改造低效茶园4.6万亩、茶叶产量达1.5万吨,9个农业品牌入选“天府粮仓”100个精品品牌,创建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2个。

  脱贫攻坚,甩掉贫困帽;乡村振兴,昂首再出发。朝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目标,巴中奏响更昂扬激越的奋进乐章。

  (六)

  我们务实推进“三区同建”,城乡融合发展图景更加靓丽。

  星空木屋、民宿、露营烧烤让农村成为向往的地方,电音节、抓鱼节、啤酒节翻滚着狂野。难以想象,这样的激情来自深山里的西厢村。

  去年,我市“‘三生相融’促振兴‘歌画西厢’焕新颜——南江县旅游减贫案例”入选第四届全球减贫案例,这也是第四次、连续四届入选全球最佳减贫案例。

  从一村,观全域。我市充分学习运用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出台深入推进“三区同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意见,配套完善规划、建设、投入、验收、考评机制,推动乡村“一时美”变“持久美”、“局部美”变“全域美”,不断塑造城乡发展新版图。

  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绿水青山的美丽家园,融合升级的富民产业令人欣喜,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大巴山居图”正徐徐展开。

  “三区同建”激发县域发展活力。恩阳区入围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南江县入选中国最美乡村旅游目的地,通江县成功创建国家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

  在2023中国·四川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发展大会、全省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绘就美丽乡村四川画卷现场会等会议现场,巴中探索建设革命老区产业兴旺、生态优美、百姓富足的和美乡村新路子,赢得了参会嘉宾的赞誉。

  小桥流水、花街石巷,宛如一幅山水田园画。去年6月,华润希望小镇落户南江县长赤镇龙泉村,目前已成为很多游客慕名而来的“打卡”胜地。

  大山深处走出“网红路”,偏远乡村也有了“文艺范”。一个个具有巴山韵味、乡土气息、现代文明的“巴山田园综合体”,点缀在巴山大地间,成为人们向往的精神家园。

  实践证明,“三区同建”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抓手,符合巴中发展规律和巴中实际,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实践力。

  迈向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城与乡如何更好共融共生?市委五届七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巴中市委关于深化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全面贯彻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决定》,系统谋划县域高质量发展。

  前行方向更加明晰,奋进坐标更加笃实。山水田园间,现代城市里,一幅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独具老区特色城乡融合新画卷日渐清晰。

  (七)

  我们着力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合作,发展动力活力进一步激发。

  在改革中“寻找动力”,哪里有瓶颈制约,哪里就是改革的主攻方向。

  一年来,我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始终牵住改革“牛鼻子”,聚焦重大问题、主要矛盾,攻克标志性、引领性、支柱性重点改革任务,以重点“落子”盘活全面深化改革棋局。

  围绕“三区同建”“工业兴市、制造强市”等重点,在产业发展、社会民生、城乡融合等关键领域推出了一批具有创造性引领性原创性的改革举措,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内生动能。

  各项改革蹄疾步稳。市属国企实体化市场化转型深入推进、营收增长38.5%,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整市推进,在全省率先开展农村互助养老服务,农业农村、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改革稳步推进。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增长6.1%,备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49家,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9家、省级科技创新领军企业1家。秦巴山区牛羊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厅市共建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西南作物基因资源发掘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秦巴基地建设有序推进。

  依山傍水、静谧悠然……历经2年建设,去年11月,位于文旅新区光雾山镇普陀村的巴中市院士专家康养院已高标准落成。这里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充分展示了巴中对院士专家的尊重和礼遇。

  创新之要,唯在得人。我市召开全市科学技术奖励暨人才发展大会,启动市级科技计划项目“揭榜挂帅”,旨在吸引更多科技创新人才,汇聚创新发展的合力。

  在开放中“涌现活力”,越是面对困难挑战,越要不断深化对外开放,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盛夏时节,一场跨越1600多公里的签约仪式在浙江省举行,广州中科医疗(巴中经开区)医美器械生产、飞骏达(通江)电子器械生产等26个项目先后签约。以项目为载体,是浙江省金华市与巴中之间关于加强东西部协作和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的重头戏。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东西部协作和省内对口帮扶工作,高位推动金华—巴中全国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对口合作,争取浙川两省联合出台对口合作三年实施方案。前往自贡、内江等城市考察学习,深化项目合作,携手打造协作帮扶样板。

  搭好节会平台,唱好产业大戏。成功举办第四届秦巴山区绿色农林产业投资贸易洽谈会、第十一届巴人文化艺术节、第二十一届四川光雾山国际红叶节,不仅推动了巴中旅游、文化、商贸等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也进一步提升了巴中的知名度、对外影响力和美誉度。

  (八)

  我们倾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巴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办好省定和市自选民生实事,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勾勒出一幅幅温暖人心的民生画卷。

  民生的温度,每个普通人的感受最直接,也最深刻。

  外出务工人员罗娜,经过SYB创业培训后,不仅在恩阳米仓老味道特色街区开了一家面馆,还吸纳了2名失业人员就业,她难掩自豪;

  脱贫户陈仕红通过技能培训,成为四川芊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工人,解决了一家人温饱问题,他如释重负;

  巴城申通快递员冯富铭参加工伤保险后,奔跑路上更有保障,他安心无虑……

  这一幕幕,交织着温暖和喜悦,映照着人们最真切的民生获得。日子有奔头,生活有劲头,希望的阳光洒在巴山大地,让无数人拥有梦想成真的机会、让无数人成就美好幸福的生活。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这一年,市委、市政府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办成一批实事好事,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居民就业更有奔头。各地千方百计做好稳就业工作,用心用情做好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强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全市城镇新增就业3.45万人。

  医卫服务能力增强。加快健康巴中建设,深入开展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省级区域中医康复中心布局巴中,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即将建成投用,建成普惠托位2147个。

  文化事业更加繁荣。承办全国“村晚”示范展示、全省第十九届小品(小戏)比赛等国、省文艺活动,《翻山铰子》入选全国首批乡村振兴“一县一品”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精品文艺创作位列全省第一方阵。

  教体事业取得新进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深入实施“四质工程”,深化“双减”“双规范”,新(改扩)建学校88个。建成全民健身中心49个,成功举办自由式小轮车世界杯、中国龙舟公开赛、第六届市运会等体育赛事。

  美好生活更有品质。实施创文补短项目79个,改造整治老旧小区122个、背街小巷10条,增设既有住宅电梯150部,新建微景观和口袋公园10处,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巩固现场评估,创文工作取得历年来测评最好成绩。

  社会保障托底有力。全面落实困难群体救助帮扶政策,持续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七大行动计划”,乡镇互助养老实现全覆盖,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连续4年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一体推进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迎大运·保安全”集中整治等行动,山洪地灾、森林火灾和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零发生。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巴中”,深化城乡基层治理,创成首批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

  “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的话语直抵人心。

  目标,是努力的方向、行动的鞭策、梦想的彼岸,是对未来的美好追求。坚持基本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惠民力度只强不弱、惠民实事只多不少——一份份书写百姓福祉的民生答卷,绵绵用力、久久为功。

  (九)

  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奋力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巴中新篇章。

  “来公园散步,新鲜的空气、满目的绿色让人心旷神怡。”每天,退休老人赵新华都要到通江县高明湖公园转转。这里曾经是一片荒滩荒地,通过生态修复、荒芜地治理,蝶变为极具自然山水特色的城市湿地公园,吸引市民时常到此休闲打卡。

  时光如一支画笔,绘下绿水青山的万千变化。巴中重塑山水底色,还原生态之美,探寻自然之道,逐梦绿色未来。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2023年我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减污、降碳、扩绿、增长协同推进,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奋力建设美丽中国老区样板,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新成效,成功入选全国“十大秀美之城”。

  坚决守卫“巴中蓝”。将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作为全市生态环境领域“一号工程”,完善“五污联治、六区联防、八部联动”攻坚机制,全面启动工业源、移动源污染防治等十大攻坚行动。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93.2%,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省第4位。

  厚植绿色“聚宝盆”。在全省率先建立GEP核算体系、开发森林经营碳普惠项目,生态文明创建、林业碳汇权益交易获省政府督查激励,南江县成功入选美丽四川建设先行试点县,恩阳区成为全省首个“无废城市”县级试点。

  河湖安澜秀水长青。新颁布《巴中市乡村清洁条例》,巴中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经验入选全国“十大示范案例”,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持续实施长江十年禁渔,全市10个地表水国省考断面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动真碰硬抓整改。高质高效推进生态环境问题整改销号,第一轮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及长江经济带自查问题全部整改完成,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移交群众信访举报件全部办结、反馈问题整改按时序推进。

  巴中作为长江上游和秦岭重要生态屏障,国家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双重生态功能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是必须担负起的重大政治责任。一年来,我市牢固树立“上游意识”,严格生态环境准入,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持续深入整改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大力实施生态修复重大工程,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全面筑牢。

  生态先行,逐绿前行。作为全省首个市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我市持续巩固生态文明创建成果,认真总结全省首个市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经验,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规划》编制,生态制度、生态安全等六大体系建设持续加强。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展望未来,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美丽巴中,奋力打造更高水平美丽中国老区样板,巴中信心更足。

  (十)

  我们持续夯实党的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根基,汇聚后发赶超振兴发展的强大合力。

  去年9月,巴中市2023年度“悬榜选将”行动出征仪式在市文化馆内举行。8支攻坚队伍领衔攻坚人步履坚定,胸中豪情满怀,对于已确定的榜单,充满激情和期待。

  两个月后,“优才荟巴·共赢其中”首届巴中人才周启动仪式举行,巴中首次以城市之名、节日之礼,向人才致敬。这是全市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的生动实践,也是巴中广聚天下英才、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务实行动。

  “首次设立人才工作伯乐奖、大幅提升人才待遇标准”“全面推行‘政招企用’引才模式”“制度化推进‘三线墩苗育才’‘导师帮带’等培养措施”……4.0版人才政策的发布,让天下英才近悦远来。

  “揭榜选将”不问英雄出处,人才评价体系不断优化,“双向互派”“三线墩苗”、市级部门中层干部跨部门交流等机制激活干事创业一池“春水”。

  坚持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在各级领导班子中持续构建“两个环境”,在党员干部中倡导落实“18字”作风建设基本要求,整治大操大办推进移风易俗取得明显成效。

  干部干部,先干一步。当前,一股干的劲头正在全市涌动。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勇担当敢作为,抖擞精神干在前头。

  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去年,各级各部门持续推动“书记项目”扩面提质、“七大工程”聚焦成势,创新实施“五大行动”,出台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15条措施、党建惠企惠新双十条,持续夯实基层基础。

  全力营造专心谋事、尽心担事、同心成事、干净干事良好局面。不断健全政治巡察制度体系,有序推进市委第三、四轮巡察。一体推进“三不腐”,聚焦国资国企、征地拆迁、粮食购销、医药等重点领域,风清气正政治生态持续巩固。

  坚持严管厚爱,扎实推进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教育整顿。持续深化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开展乡村振兴“清风行动”,乡村振兴专项监督“关键一招”、乡案县审“易审”平台等做法在全省推广运用。

  旗帜就是方向,党建引领发展。在巴中,广大党员干部凝心聚力促发展,驰而不息抓落实,以实际行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巴中篇章。

  回望过去,发展成效有目共睹;展望未来,老区振兴任重道远。

  新起点、新征程、新期待。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力前行,围绕“三市两地一枢纽”发展定位,全市上下蓄力扬帆远航,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巴中新篇章。